资讯详情

髻是怎么回事 三书六礼分别指的是什么

导读:古代结婚的习俗是极多的,而且多为复杂繁琐,所以古代的婚礼要准备很长时间,一整个流程下来要花费好多功夫。那么,髻是怎么回事?三书六礼分别指的是什么呢?想知道媒人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,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。

“髻”是怎么回事

髻是古代婚俗的一种。《梦粱录》中写道:“男左女右结发,名曰合髻,又男以手摘女之花,女以手解新郎绿抛纽,次掷花髻于床下,然后请掩帐。”是男女各剪下一缕头发,结成同心样式的髻,然后与新娘的花一起,掷于新床下,以青丝系同心。唐大历晁采的《子夜歌十八首》第一首便写“依既剪云鬟,郎亦分丝发。觅向无人处,绾作同心结”,就是写晁试莺少女时与邻生文茂私缔婚姻的情形。

“三书六礼”分别指的是什么

古代婚姻礼仪有三书六礼。三书即指:聘书,订亲之书,是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约,纳吉(过文定)时用;礼书,过礼之书,是礼物清单,当中详列礼物种类及数量,纳徵(过大礼)时用;迎亲书,即迎娶新娘之书,结婚当日(亲迎)接新娘过门时用。

六礼指从议婚至完婚过程中的六种礼节,即: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这一娶亲程式,周代即已确立,最早见于《礼记·昏义》。以后各代大多沿袭周礼,但名目和内容有所更动。

“媒人”最早出现于什么时候

媒人,即指从中谋合,使两姓之家结为儿女亲家的人或事,媒人则逐渐成了介绍男女之间结成婚姻关系的人的代名词。

媒人在我国出现的时间很早,在两千多年前的周代即已经出现,所谓“男女非有行媒不相问名”“男女无媒不交”“女无媒不嫁”“天上无云不下雨,地上无媒不成婚”等古训和俗语都是说的此事。

结语:以上是小编整理的“髻是怎么回事,三书六礼分别指的是什么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
标签: 怎么 回事 分别 什么

相关资讯

你可能感兴趣的资讯